貝多芬 | 第三交響曲,「英雄」
曲目
貝多芬 (1770-1827)
降 E大調第三交響曲,op. 55,「英雄」
- 輝煌的快板
- 葬禮 進行曲:甚慢地
- 諧謔曲:活潑的快板—三重奏
- 終曲:甚快板
作曲家
貝多芬名叫「路德維希」,但他其實是家裡第二個名叫「路德維希」的孩子──他父親約翰.貝多芬和母親瑪莉亞.瑪德蓮娜.貝多芬曾為貝多芬的哥哥取名「路德維希」,可惜那孩子出生還不到一週就夭折了。大家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貝多芬」確實生於何月何日,只知他1770年12月17日在波恩受洗,之後一直留在波恩,直至1792年移居維也納。貝多芬首先以鋼琴演奏成名,他五首鋼琴協奏曲都是初到維也納的幾年內完成的,向世人展示了高超的琴藝以及作曲技巧。他也寫了幾齣劇場作品,多是話劇用的劇樂,另外還有一齣歌劇。不過他最著名的作品大概就是九首交響曲了。1827年3月26日,維也納刮著暴風雨,貝多芬就在這時與世長辭;據報他的葬禮舉行時,前來弔唁的人數超過二萬。
背景
貝多芬也經歷過動盪的時代。法國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推翻了法國舊有的貴族統治者,剛獲選舉權的中產階級興起。到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力已越過邊境,蔓延他國;同年4月,法國向奧地利宣戰(或說得明確一點,是「向奧地利皇帝宣戰」)。法軍由主將拿破崙帶領,決意把歐洲那些專橫的非民選統治者通通趕走。因此維也納平民百姓把他們視為救星。貝多芬也受這種熱烈氣氛感染,打算和好友利斯前往巴黎,覲見心目中的大英雄拿破崙,貝多芬還準備為拿破崙呈上一首交響曲──那是1804年,貝多芬甚至寫信告訴出版商,他正在構思「一首規模宏大的新交響曲。標題正是『拿破崙』」。可是據利斯日後憶述,貝多芬知道拿破崙自立為帝之後,就對這人失望至極,於是「抓起封面的標題頁就撕成兩半扔在地上。後來重寫第一頁時才把標題改成『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1805年4月7日在維也納首演;七個月後,法軍就佔領了維也納,拿破崙更在美泉宮居住。
音樂
一如貝多芬其他作品,第三交響曲也是醞釀多年才寫成的,期間不斷修改。第一樂章由兩個清晰有力的和弦展開序幕──然而這並非他起初的構思,而是多番推敲後的決定。這樣做與傳統的交響曲寫法相去甚遠,是貝多芬偏離常規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引子一般會很長,但現在貝多芬卻以兩個和弦取代,然後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馬上奏出主題。第二樂章主題描寫列隊行進,氣氛憂鬱沉重,先是輕柔的小提琴,雙簧管隨後接手,繼而整個樂團加入。貝多芬在全曲寫畢之後,在原稿最上方以意大利文寫著「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很明顯,作曲家以這首激情的葬禮進行曲代表「理想已死」──在貝多芬眼中,「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崇高理想,已隨著拿破崙自立為帝而一一破滅。
在1820年代,音樂會上只演奏「英雄」交響曲第一、二樂章並不罕見。時人認為,既然樂曲圍繞拿破崙的英雄事跡和人性弱點,那麼第三、四樂章便顯得格格不入了。然而第三、四樂章其實與貝多芬眼中另一英雄普羅米修斯息息相關──他寫作「英雄」交響曲時,正好為舞台劇《普羅米修斯的生民》寫作劇樂。第三樂章的靈感來自一則希臘神話,講述牧神和手下的小精靈使普羅米修斯起死回生的故事。樂章中段是經典的狩獵樂段,採用了三支圓號,因而令配器頗不尋常。第四樂章是首變奏曲,主題出自《普羅米修斯的生民》(順帶一提,他1802年的鋼琴變奏曲,作品35,也是根據同一樂曲寫成。近期的研究顯示,這個主題其實源自英國一首傳統民間舞曲)。樂章開始時主題還未出現,只有低音線條,繼而根據低音線條作變奏;音樂開始後差不多兩分鐘,主題才從木管響起,樂團不久接手。
樂曲剖析由Marc Rochester 博士撰寫,鄭曉彤翻譯
表演者
支持港樂在網上分享美樂
音樂大使基金支持港樂製作網上節目,連繫社區,分享音樂的力量。港樂自疫情以來,推出了超過 80 個網上節目,累積超過 150 萬觀看次數。您的捐款支持網上節目的製作開支,延續美樂分享!
所有演出
這系列的其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