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西貝遼士|第七交響曲

預設

曲目

西貝遼士 (1865-1957)
C大調第七交響曲,op.105

 

下載樂曲剖析

 

西貝遼士自覺與20世紀的音樂風格脫節了,在1940年代,他把所有第七交響曲以後的創作都撕毀了,甚至放棄作曲。

 

1917年12月西貝遼士動筆創作這首交響曲之際,他的祖國芬蘭正經歷政局動盪的日子,在俄國的帝國主義下掙扎著。作為一位滿腔熱血的愛國者,西貝遼士決定透過第七交響曲記下芬蘭爭取獨立自由時所經荊棘滿途的痛苦路途。

 

一記鼓聲過後,弦樂器奏起上行音階──第七交響曲開始了。樂章雖然只有一個,但全曲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慢板)恍如一片汪洋,深不可測,栩栩如生勾勒出變幻莫測的海面景致。大約在寫作第七交響曲的時候,西貝遼士正鍾情於16世紀意大利複調音樂,一個西貝遼士自言是「讚美詩」的主題在弦樂浮現,而且靈感明顯來自帕勒斯替拿。欣喜若狂的高潮來臨,長號奏起富麗堂皇的主題:宛如日光映照下,遠處地平線上若隱若現的山巔。主題漸漸消退,如果繼續以大海作比喻,那麼唧唧有聲的木管似乎暗示樂章行將靠岸了。

 

小提琴率先在第二部分(盡可能地快)奏出急快的樂段,氣氛緊張兮兮,低音弦樂奏出巧妙的漸強音型,銅管響起前一部分的長號主題,彷彿烏雲密布。然而暴風雨很快過去,第三部分(很溫和的快板)描繪閒適的田園景致,弦樂和木管奏出清新可喜的音型。

 

張力漸強,樂曲也進入第四部分(急板,漸漸減慢至慢板至結尾為止)。小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分別高音區和低音區奏出持續的長音,樂團屢次嘗試隨著音階攀升,張力漸次增強,直至長號主題在高潮來臨時響起。宏亮的高潮過後,小提琴開始下降,節節後退。山嶺彷彿在夕陽的紅光斜照下重現眼前,之後再也不復見──最後弦樂兩個悠長的漸強音符為樂曲畫上句號。

 

樂曲剖析由Marc Rochester 博士撰寫,鄭曉彤翻譯

 

表演者

 

支持港樂在網上分享美樂

音樂大使基金支持港樂製作網上節目,連繫社區,分享音樂的力量。港樂自疫情以來,推出了超過 80 個網上節目,累積超過 150 萬觀看次數。您的捐款支持網上節目的製作開支,延續美樂分享!

 

請即捐款


交響曲

這系列的其他視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