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西贝辽士|第七交响曲

预设

曲目

西贝辽士 (1865-1957)
C大调第七交响曲,op.105

 

下载乐曲剖析

 

西贝辽士自觉与20世纪的音乐风格脱节了,在1940年代,他把所有第七交响曲以后的创作都撕毁了,甚至放弃作曲。

 

1917年12月西贝辽士动笔创作这首交响曲之际,他的祖国芬兰正经历政局动荡的日子,在俄国的帝国主义下挣扎著。作为一位满腔热血的爱国者,西贝辽士决定透过第七交响曲记下芬兰争取独立自由时所经荆棘满途的痛苦路途。

 

一记鼓声过后,弦乐器奏起上行音阶――第七交响曲开始了。乐章虽然只有一个,但全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慢板)恍如一片汪洋,深不可测,栩栩如生勾勒出变幻莫测的海面景致。大约在写作第七交响曲的时候,西贝辽士正钟情於16世纪意大利复调音乐,一个西贝辽士自言是「赞美诗」的主题在弦乐浮现,而且灵感明显来自帕勒斯替拿。欣喜若狂的高潮来临,长号奏起富丽堂皇的主题:宛如日光映照下,远处地平线上若隐若现的山巅。主题渐渐消退,如果继续以大海作比喻,那么唧唧有声的木管似乎暗示乐章行将靠岸了。

 

小提琴率先在第二部分(尽可能地快)奏出急快的乐段,气氛紧张兮兮,低音弦乐奏出巧妙的渐强音型,铜管响起前一部分的长号主题,彷佛乌云密布。然而暴风雨很快过去,第三部分(很温和的快板)描绘闲适的田园景致,弦乐和木管奏出清新可喜的音型。

 

张力渐强,乐曲也进入第四部分(急板,渐渐减慢至慢板至结尾为止)。小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分别高音区和低音区奏出持续的长音,乐团屡次尝试随著音阶攀升,张力渐次增强,直至长号主题在高潮来临时响起。宏亮的高潮过后,小提琴开始下降,节节后退。山岭彷佛在夕阳的红光斜照下重现眼前,之后再也不复见――最后弦乐两个悠长的渐强音符为乐曲画上句号。

 

乐曲剖析由Marc Rochester 博士撰写,郑晓彤翻译

 

表演者

 

支持港乐在网上分享美乐

音乐大使基金支持港乐制作网上节目,连系社区,分享音乐的力量。港乐自疫情以来,推出了超过 80 个网上节目,累积超过 150 万观看次数。您的捐款支持网上节目的制作开支,延续美乐分享!

 

请即捐款


交响曲

这系列的其他视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