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 | 第一交響曲
曲目
馬勒(1860-1911)
D大調第一交響曲
- 緩慢。拖沓地 ─ 一直保持非常悠閒的步伐
- 流暢但不太快
- 莊嚴穩重但不拖沓
- 激烈地
作曲家
馬勒1884年動筆寫作「第一交響曲」時,仍是個熱衷於華格納式現代主義的年輕人,深信純粹的絕對音樂──就是沒有描繪式標題、也沒有內容綱領的作品──已經不合時宜。他想過將這首樂曲稱為「交響詩」,並襲用德國浪漫派作家尚.保羅(約翰.保羅.李希特的筆名)小說標題「巨人」。在李希特看來,真正的天才「巨人」挑戰權威,執著得近乎魯莽,但同時是充滿熱忱的理想主義者──換句話說,那是個跟馬勒很相似的人。一個作曲家的第一交響曲,向來都是重要的里程碑;但在馬勒看來,第一交響曲卻可能是個突破口:當時他很想證明自己既是認真的作曲家,也是才華橫溢的「惹火」指揮家;同時,他也正在應付一些私人問題:大約在「第一交響曲」動筆的時候,他失戀了,正在面對失戀之痛。馬勒的問題,是他總會將心上人當偶像崇拜:日後他與太太艾瑪的婚姻,也因此出現嚴重問題。
背景
1889年,「第一交響曲」準備在布達佩斯首演,馬勒決定撰寫樂曲介紹,解釋樂曲背後的意念和情感,說明樂曲如何從「破曉時份,大自然甦醒」,經歷青蔥歲月的快樂與情愛,到葬禮進行曲那種輕蔑與陰沉,最後到終樂章──樂章副題是「從地獄到天堂」。不過,馬勒不久就整體上對內容綱領失去信心。他寫道:「我希望強調的是交響曲本身。樂曲雖然根據一段情事寫成,但音樂本身卻比那段情事重要。那段情事是樂曲的寫作緣起,但絕非樂曲的真正意義。」樂曲也不止於以音樂講故事。馬勒當指揮時,已經將配器技巧掌握得出神入化。「第一交響曲」採用色彩豐富的龐大樂團(後來修訂樂曲時,樂團規模甚至變得更大),作曲家處理起來游刃有餘,對塑造情節背景和營造氣氛方面非常重要。在1889年的觀眾看來,聆聽馬勒「第一交響曲」大概跟置身新的世界沒有兩樣。即使時至今日,樂曲的開端也仍然出人意表:一個音符──A音──幾乎散布在弦樂組整個音域裡,最上方是小提琴詭異的泛音;與別不同的各種音色陸續響起:遙遠的小號號角曲、高亢的單簧管模仿布穀鳥的叫聲、哀傷的英國管,還有鐘聲似的豎琴低音。這種音響魔法,反而接近20世紀多於19世紀末葉。
音樂
馬勒「第一交響曲」處處暗示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第一樂章主題──就在慢速而充滿氣氛的「破曉」引子過後,由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奏出──旋律取自馬勒《旅人之歌》第二首。原曲講述一個青年被情人拋棄,於是出門旅遊散心,希望大自然會協助他治療情傷。結尾看似相當高興,但樂曲核心卻是一段既深沉又神秘的樂段,還有邪惡的新聲音響起:大號低沉微弱的吼聲、不祥的鼓聲,還有大提琴重複出現的嘆息等。歌詞有云:「那麼我的歡欣之花能開花嗎?不,不會的;永遠不會,永永遠遠都不會再開花。」
第二樂章以舞曲為主,尤其強勁樸實又充滿活力的蘭德勒舞(蘭德勒舞與華爾滋十分相像,分別在於華爾滋是優雅的都市舞,蘭德勒則是鄉村舞)。速度較慢的中段一方面發人深省,一方面又流露出年輕人較少體會的情感:懷舊,以及後來的譏諷(刺耳的高音木管)。第三樂章與前一樂章形成鮮明對比:第三樂章根據古老童謠《打開蚊帳》寫成,是首既詭異又語帶輕蔑的葬禮進行曲,靈感來源之一是卡洛特的畫作《獵人的葬禮》:森林動物列隊而行,將獵人送到墓地去。馬勒在樂章中心引用了《旅人之歌》另一首歌曲,內容關於主人翁因求愛不遂而萌生死意,希望從中得到慰藉。
但在終樂章馬勒卻繼續奮鬥──按照原本的內容綱領,那是「從地獄到天堂」。起初一切都非常動盪,但風暴過後弦樂卻奏起熱烈但較慢的旋律。有關第一樂章「破曉」的回憶閃現,之後奮鬥繼續;然後是更多的回憶,更多的奮鬥,更多的英勇事蹟,直到樂曲歡騰地結束──結尾圓號的主題跟韓德爾《彌賽亞》「祂要作王」一句有點相似;但即使沒有這個大提示,樂曲的寓意也已經清楚不過了。
原文由Stephen Johnson撰寫,鄭曉彤翻譯
表演者
支持港樂在網上分享美樂
音樂大使基金支持港樂製作網上節目,連繫社區,分享音樂的力量。港樂自疫情以來,推出了超過 80 個網上節目,累積超過 150 萬觀看次數。您的捐款支持網上節目的製作開支,延續美樂分享!
交響曲
這系列的其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