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貝多芬 | 第九交響曲

預設

曲目

貝多芬(1770–1827)
D小調第九交響曲,op. 125

- 不太快的快板,有點宏偉

- 甚快板

- 如歌的甚慢板

- 急板─甚快板─活潑的甚快板

 

下載樂曲剖析

 

作曲家

貝多芬與莫扎特不同,為了追求完美,好些傑作是長時間絞盡腦汁、多番斟酌才完成的。不過他也明白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既複雜又包羅萬象,因此必須將音樂的表現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一點也好歹反映出他在世時社會環境所出現的重大變化。貝多芬出生時,美國和法國還沒出現民主革命,許多作曲家的身份都是僕人,還要穿著制服;他去世時,革命英雄拿破崙也已經戰敗,舊秩序似乎在歐洲各地捲土重來。可是,時人已窺見過一個更民主的世界,知道這是真有可能出現的,已燃點起來的火花也不會熄滅。有人熱切盼望著一個更自由、更平等的世界──貝多芬正是其中一分子。隨著法國革命政權在1815年敗亡,這些盼望也面臨重大考驗。同時,貝多芬的失聰問題越來越嚴重,令他的心靈越來越孤獨;因此他許多晚期作品都表達出自己正在尋找力量與希望,但卻只想訴諸內心,而不是訴諸身外之物。然而壯麗的「第九交響曲」卻是例外。

 

背景

1811年,貝多芬首次記下「第九交響曲」的寫作計劃──較早前他操勞過度,這時正在溫泉小鎮特普利策(位於現今捷克境內)休息;但樂曲卻遲至整整12年後(1823年)才脫稿。有幾年時間,貝多芬都將樂曲束之高閣,但明顯地種種構思也在心底漸漸成型。他過了很久才構思好宏大的終樂章要怎麼寫:起初打算寫成悲傷的小調樂章,只由樂團演奏(為此而寫的一個主題,後來用於「A小調弦樂四重奏」op.132終樂章);有時他也認真考慮過以合唱曲作為終樂章,以傳統的宗教文本為歌詞。後來合唱曲計劃與另一個多年前已經醞釀的計劃二合為一:根據詩人、劇作家兼哲學家席勒的《歡樂頌》譜曲。同時,著名的〈歡樂頌〉主題也明顯是從舊作衍生而來──那就是為鋼琴獨奏、合唱和樂團而寫的「C小調幻想曲」(op.80)。「C小調幻想曲」寫於1808年,雖然有點奇怪,卻也十分討人喜歡;〈歡樂頌〉主題就是衍生自樂曲末段的曲調。貝多芬重拾這個曲調並加以改良,再據此寫作長篇的變奏曲,讓主題與變奏仿似陷入爭論似的。看來貝多芬早在自己有所察覺之前,已經不知不覺地開始準備寫作宏大的「第九交響曲」了。

 

音樂

某程度來說,〈歡樂頌〉也的確充滿強烈的宗教元素──「世人,你感受到造物者嗎?在繁星點點的蒼穹上去找吧。」可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清晰的世俗與民主的意識,卻又平衡了宗教意味。第九交響曲最驚人之處,在於第一至第三樂章都是純器樂,一直在為壓軸的宏大構想做準備,以音樂營造出史詩式敘事效果。從朦朧安靜的開端,到最後令人又驚又喜的管弦樂齊奏,引人入勝的第一樂章充滿動感,彷彿偉大的古希臘悲劇,不斷被天然的命運巨輪驅動著似的。音樂裡既蘊藏著宏大的志向,也流露出陰沉、感傷,甚至恐慌之情。

 

第二樂章(〈諧謔曲〉)帶有宇宙舞般的動力,但中段大家也許會聽到樂團中的樂器拼命要變得更像聲樂。長號的寫法聽起來更是與合唱非常接近(這也是長號在樂曲中第一次出現)──哪怕〈歡樂頌〉浮現與否仍是未知之數,但這裡好歹也能窺見〈歡樂頌〉的一鱗半爪。〈慢板〉徐徐開展,原來是根據開端優美如歌的主題,寫出一系列動人的變奏;可是變奏曲卻兩度被樂團號角曲中斷──這段號角曲還有軍樂似的小號和大鼓坐鎮呢。

 

〈慢板〉平靜地結束後,終曲那不協和的急板開端突然響起,令人大吃一驚。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奏出一連串的器樂宣敘調,似乎更想變得似人聲了;前三個樂章的幾個主題都在這裡浮現,但每個都無法逗留。之後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開始唱出D大調的旋律:那就是著名的〈歡樂頌〉主題。〈歡樂頌〉主題不斷延伸、也越來越豐富,直到暴烈的〈急板〉重現,但之後也同樣是宣敘調──但不是樂團奏出,而是男中音獨唱:「朋友們!別再發出這種聲音了!」這是巧妙的過渡,從不甚明確的器樂表達,變成直接唱出歌詞。現在終曲開展成一首根據席勒詩篇譜寫的大型樂曲,深情地在重要的意象沉吟良久。最後,狂喜的四重唱過後,合唱與樂團在精采絕倫的尾聲匯合,速度更漸漸加快。最後的〈極急板〉時卻只剩下樂團,但樂曲的訊息卻清晰不過。喜樂與自由,終有一天會勝利。那麼勝利之前,就讓希望來支持我們。
 

 

樂曲剖析由Stephen Johnson撰寫,鄭曉彤翻譯

 

表演者

 

 

支持港樂在網上分享美樂

音樂大使基金支持港樂製作網上節目,連繫社區,分享音樂的力量。港樂自疫情以來,推出了超過 80 個網上節目,累積超過 150 萬觀看次數。您的捐款支持網上節目的製作開支,延續美樂分享!

 

請即捐款


交響曲

這系列的其他視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