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

預設

曲目

李斯特 (1811-1886)
降 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S. 124

 

下載樂曲剖析

 

作曲家

1811年10月22日生於匈牙利小鎮多波揚(現稱「萊丁」,位於奧地利境內),李斯特擁有驚人的高超技藝, 他真的改變了鋼琴的地位,尤其當時還沒有公開鋼琴獨奏會,他是第一批以這種形式演出的鋼琴家;既然身為先驅,那麼大部分演奏曲目都必須原創。他的作品多達1,300首,其中大部分是炫技性質的鋼琴曲,包括十來首鋼琴與樂團合奏曲,當中協奏曲佔了三首。


背景

李斯特把「第一鋼琴協奏曲」題獻給生於英國的鋼琴家暨作曲家亨利.利托爾夫,1857年出版。可是樂曲其實早在約30年前已經動筆,1849年以雙鋼琴版本問世。由於李斯特不太懂配器法,於是決定假手於人:李斯特告別演奏生涯、與維根斯坦王妃卡洛琳.斯恩移居威瑪後,聘請了一個年僅27歲、事業平平的作曲家拉夫當助手,所以就把雙鋼琴版本的配器交給拉夫負責。

 

樂曲1855年2月17日在威瑪首演,由白遼士指揮。但李斯特把樂曲大刀闊斧修改過後,才交給出版商。

 

音樂

第一鋼琴協奏曲素有「鋼琴音樂史上真正的劃時代作品」之稱,摒棄了傳統的三樂章結構,改為單樂章曲式,期間快慢段落接連出現,卻又水乳交融,渾然一體。

 

哄動的引子由弦樂齊奏交代,鋼琴突然響起,放肆得像恐怖片反派。(有說李斯特曾為第一樂句配上歌詞,德語原文是「Dasverstehtihrallenicht!」,意謂「你是不會猜得透!」;後面兩個和弦大概就是感歎詞:「哈哈!」。)音樂冷靜下來,開端的弦樂主題變得越來越溫柔,哄得鋼琴也變得和順,甚至一度與單簧管深情地唱和。開端的弦樂主題一直都很突出。一串音階直奔高音區,把樂曲第一部分送走後,配上弱音器的弦樂為第二部分掀開序幕:鋼琴陷入沉思,既奔放又經常發人深省,樂團偶然插話。顫音在鋼琴高音區響起,為出人意表的三角鈴作鋪排。鋼琴在這個音區奏出許多精緻華麗的音型,頻頻響起的三角鈴更為樂曲添上火花。開端主題最後重現,音樂也彷彿無堅不摧似的,直奔極盡炫技之能事的璀璨尾聲。
 

樂曲剖析由Marc Rochester 博士撰寫,鄭曉彤翻譯

 

表演者

 

支持港樂在網上分享美樂

音樂大使基金支持港樂製作網上節目,連繫社區,分享音樂的力量。港樂自疫情以來,推出了超過 80 個網上節目,累積超過 150 萬觀看次數。您的捐款支持網上節目的製作開支,延續美樂分享!

 

請即捐款


協奏曲

這系列的其他視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