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西洋音樂從「中世紀」(Medieval Period 450-1450) 開始便和文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最早期的音樂是伴隨著天主教經文的宗教作品 —「聖歌」 (Chant)。隨著時代的發展,世俗歌曲逐漸普遍起來。當時的作曲家把內容多元化的世俗詩詞配上旋律,寫作「敍事曲」(Ballade) 等用作貴族們茶餘飯後的娛樂活動。踏入「文藝復興時期」 (Renaissance Period 1450-1600) 後,儘管用作伴舞的純器樂作品 (Instrumental Music) 逐漸流行,但文字和音樂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係;這時期興起的「牧歌」(Madrigal) 便是把詩詞和音樂結合起來的最佳例證。

 

「巴羅克時期」(Baroque Period 1600-1750) 初一群熱心的音樂人希望能重現古希臘的「悲劇」,因而創立了「歌劇」 (Opera) 這種嶄新的音樂體裁;自此,文字和音樂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在往後的二、三百年裡,作曲家採用無數的方法把這兩種藝術結合起來,例子多不勝數,如屬宗教作品的「神劇」 (Oratorio)、「清唱劇」(Cantata)、「安魂曲」(Requiem) 等;世俗歌曲如「藝術歌曲」(Lied);加入了戲劇和舞蹈元素的「歌劇」、「樂劇」 (Music Drama)、「芭蕾舞劇」 (Ballet) 等;甚至與原來屬純器樂的「交響曲」(Symphony) 結合起來的新型「聲樂交響曲」或「標題音樂」(Programme Music) 等。

 

在交響樂的領域裡,其中一位最早結合文字和音樂的作曲家相信非貝多芬莫屬。他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成功地把德國詩人席勒 (F. Schiller) 的作品《快樂頌》 (Ode to Joy) 幻化成音符,讓世人感受到人類兄弟友愛的喜悅。另一位較貝多芬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作曲家便是馬勒 (G. Mahler) 了。馬勒對文學的鍾愛反映在他那多首採用了獨唱和合唱的「交響曲」裡,而《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更在「交響曲」以外另辟蹊徑,令樂壇耳目一新;但原來創作背後還有一段東方故事。

 

歐洲在經歷工業革命後,逐漸富強起來,下一個目標便是走出歐洲,把貿易伸展至國外,他們的第一站便是遠東的中國和日本。十九世紀正值中國國勢趨弱,在經過一番糾纏後,列國很快便在這裡建立了他們的橋頭堡。日本方便,新興國家美國亦打開了德川幕府二百多年來的鎖國令,間接推動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西方世界在這些地區除獲得巨額的經濟回報外,同時亦輸入了這些古老大國的深厚文化。法國的「印象派」藝術便深被日本的版畫影響,巴黎亦數次舉辦世界博覽會,大力推動亞洲文化。馬勒曾到巴黎參觀博覽會的表演,深受來自中國的音樂演出所感動。後來他從一位德國作家 (H. Bethge) 1907年出版的中國詩集《中國笛》(The Chinese Flute) 裡獲得靈感,寫下了《大地之歌》這套作品。

 

馬勒在1907年夏季剛經歷了人生的低潮:因為和高層意見相左,他被迫放棄擔任多年的「維也納歌劇院」音樂總監一職;心愛的長女因病逝世及他本人亦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隨時有生命危險。在這三重的打擊下,馬勒接觸到這首中國古詩,深受當中提到人生無常、痛苦而短促所感觸,便以西方哲學的方法解讀當中含意,並在1908及09年的夏季寫成了六段音樂,當中採用了包括來自李白、孟浩然及王維等著名詩人的詩作。樂曲則以女低音 (Alto) 和男高音 (Tenor) 作主導,並配以大型樂團。美國著名指揮伯恩斯坦 (L. Bernstein) 更曾把這樂曲譽為「馬勒最偉大的交響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