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字
西洋音乐从「中世纪」(Medieval Period 450-1450) 开始便和文字有著不可分割的关系,最早期的音乐是伴随著天主教经文的宗教作品 —「圣歌」 (Chant)。随著时代的发展,世俗歌曲逐渐普遍起来。当时的作曲家把内容多元化的世俗诗词配上旋律,写作「敍事曲」(Ballade) 等用作贵族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踏入「文艺复兴时期」 (Renaissance Period 1450-1600) 后,尽管用作伴舞的纯器乐作品 (Instrumental Music) 逐渐流行,但文字和音乐始终保持著密切的关系;这时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 便是把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的最佳例证。
「巴罗克时期」(Baroque Period 1600-1750) 初一群热心的音乐人希望能重现古希腊的「悲剧」,因而创立了「歌剧」 (Opera) 这种崭新的音乐体裁;自此,文字和音乐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往后的二、三百年里,作曲家采用无数的方法把这两种艺术结合起来,例子多不胜数,如属宗教作品的「神剧」 (Oratorio)、「清唱剧」(Cantata)、「安魂曲」(Requiem) 等;世俗歌曲如「艺术歌曲」(Lied);加入了戏剧和舞蹈元素的「歌剧」、「乐剧」 (Music Drama)、「芭蕾舞剧」 (Ballet) 等;甚至与原来属纯器乐的「交响曲」(Symphony) 结合起来的新型「声乐交响曲」或「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 等。
在交响乐的领域里,其中一位最早结合文字和音乐的作曲家相信非贝多芬莫属。他的《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成功地把德国诗人席勒 (F. Schiller) 的作品《快乐颂》 (Ode to Joy) 幻化成音符,让世人感受到人类兄弟友爱的喜悦。另一位较贝多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作曲家便是马勒 (G. Mahler) 了。马勒对文学的钟爱反映在他那多首采用了独唱和合唱的「交响曲」里,而《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更在「交响曲」以外另辟蹊径,令乐坛耳目一新;但原来创作背后还有一段东方故事。
欧洲在经历工业革命后,逐渐富强起来,下一个目标便是走出欧洲,把贸易伸展至国外,他们的第一站便是远东的中国和日本。十九世纪正值中国国势趋弱,在经过一番纠缠后,列国很快便在这里建立了他们的桥头堡。日本方便,新兴国家美国亦打开了德川幕府二百多年来的锁国令,间接推动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西方世界在这些地区除获得巨额的经济回报外,同时亦输入了这些古老大国的深厚文化。法国的「印象派」艺术便深被日本的版画影响,巴黎亦数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大力推动亚洲文化。马勒曾到巴黎参观博览会的表演,深受来自中国的音乐演出所感动。后来他从一位德国作家 (H. Bethge) 1907年出版的中国诗集《中国笛》(The Chinese Flute) 里获得灵感,写下了《大地之歌》这套作品。
马勒在1907年夏季刚经历了人生的低潮:因为和高层意见相左,他被迫放弃担任多年的「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监一职;心爱的长女因病逝世及他本人亦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这三重的打击下,马勒接触到这首中国古诗,深受当中提到人生无常、痛苦而短促所感触,便以西方哲学的方法解读当中含意,并在1908及09年的夏季写成了六段音乐,当中采用了包括来自李白、孟浩然及王维等著名诗人的诗作。乐曲则以女低音 (Alto) 和男高音 (Tenor) 作主导,并配以大型乐团。美国著名指挥伯恩斯坦 (L. Bernstein) 更曾把这乐曲誉为「马勒最伟大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