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何解?如果與雕刻、繪畫和建築等有實物製成品的藝術相比,音樂呈現的,只是一份利用旋律 (Melody)、曲式 (Form)、節奏 (Rhythm)、音色 (Colour) 等虛無飄渺抽象意念寫成的樂譜。對欣賞者來說,他們只是聽得見,而並非看得見或摸得到這件作品,難怪音樂一直都被理解為抽象的藝術了。

 

有時作曲家為了令聽眾更容易明白樂曲內容和創作意念,他們會選擇利用一些較為簡單的寫作手法,「主題及變奏曲」(Theme and Variations) 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作曲手法不但簡單直接,不少演奏家更把它們視作超凡技巧的表演媒介。顧名思義,「主題及變奏曲」便是以一個較易流行的旋律作主導,再對它進行不同手法的加工處理:時而加入大量的其他音符;時而改變節奏;時而轉換和聲和伴奏方法等,總之就是以林林總總的創作意念,令聽眾「耳」不暇接;既能讓演奏家盡顯所長,一曲既終,換來台下熱烈的鼓掌及喝彩聲,又何樂而不為呢!

 

在眾多管弦樂曲裡,利用「主題及變奏」手法寫成的作品為數不少;但「打正旗號」,用這個名稱作為樂曲標題卻也並不多,經典作品更少之又少;十九世紀英國作曲家艾爾加 (E. Elgar) 的《謎語變奏曲》(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絕對是其中的表表者。艾爾加是復興近代英國樂壇的重要人物,他於1857年出生,是英國自十七世紀的浦賽爾 (Henry Purcell) 辭世後近二百年來首位在英國土生土長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在十九世紀末已廣受國際樂壇注目,更啟發了一連串年輕音樂家的思維,最終令英國樂壇重拾失去多年的光采。

 

曲如其名,艾爾加創作這首樂曲確實為樂壇留下了兩大謎團。

 

謎團一:

艾爾加在首演音樂會的場刊上提到這樂曲其實內含一個重要的「主旋律」;然而,這個旋律卻從來沒有真正出現在樂曲裡。人們開始不斷猜測這個「主旋律」究竟是何方神聖,有音樂學者甚至認為艾爾加的所謂「主旋律」可能只不過是一個標題故事或哲學思想,並非單純的音符旋律。艾爾加後來慨嘆為什麼人們竟認不出這個人所共知的「主旋律」時,人們可就更瘋狂了。他們把莫扎特、蕭邦、華格納等人的作品都套上;最後甚至把《友誼萬歲》 和國歌《天祐我王》等都押上了,還是找不到答案。艾爾加把這秘密的答案告訴了三位好友,但可惜他們至死也沒有把這個「謎底」向公眾透露。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艾爾加的一位朋友指出,以艾爾加嗜好開玩笑的性格,他可能只是開了大家一個歷史的大玩笑,真正的「主旋律」根本就不曾存在呢!

 

謎團二:
原來艾爾加曾提到樂曲的十四段變奏分別描繪了他的十四位好友,但他並沒有揭示這十四人的真面目。這項困擾大眾數十年的謎團由艾爾加踏入老年後才為大家解開—直至多年後他敵不過人們的窮追猛打,才出版一段詳細的解說,以滿足大眾的好奇心。 

文:李國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