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音樂專題 : 旋律以外

音樂元素除了旋律以外,還有哪些東西呢?節奏、和聲、音色也是重要的元素。好好運用他們就能把當中的意念和情感清楚地表達出來。這種做法在電影配樂界尤其重要。 

 

大家如果看過電影《職業特工隊》 (Mission Impossible) 的話,必定會認得片頭中那段節奏強勁的主題配樂。想親身體驗一下節奏的魅力,大家更可聆聽一下爵士樂的演奏,爵士樂〔特別是搖擺樂 (Swing)〕裡那種經常以切分音(Syncopation) 構成的節奏保證令人不期然地隨著那強勁音樂而搖擺起來。

 

相反,如果樂曲要表現神秘或懸疑等靜態氣氛,和聲就是一項非常有效的元素。簡單來說,和聲可說成是不協和音(Dissonance) 和協和音(Consonance) 之間相互對比的一個過程。不協和音能喚起人們緊張的情緒,協和音則能舒緩不協和音所帶來的不適感。無論是古典音樂或電影配樂的作曲家,都會充分利用這兩個矛盾的元素,讓聽眾感到被拉扯的效果。

 

最後要談到音色了。一隊管弦樂團由弦樂 (String)、木管 (Woodwind)、銅管 (Brass) 及敲擊 (Percussion) 等四個聲部組成,涉及數十種樂器,作曲家透過不同的樂器的音色呈現不同情感。在樂團的四個聲部裡,以木管樂器的音色最為多元化,好比是畫家手上的調色板一樣。木管樂能擁有如此多音色效果的原因,主要是成員各有不同的發聲系統。通過這些不同的發聲方法,木管樂器在自身不同的音域裡都會出現不同的音色效果,和其他樂器合奏起來便更多姿多彩。一般來說,作曲家表達深情的旋律時,最常見的選擇便是弦樂組大合奏;輕快幽默的樂段則採用木管組不同的樂器組合;莊嚴雄偉時,大多便是銅管組大顯威風的一刻;至於敲擊組,由於樂器種類繁多,能製造的效果更可說是潛能無限。現代作曲家(特別是從事電影配樂)為了擴闊創作樂曲時的音色選擇,他們除採用正常的管弦樂器外,還會向其他如中東、中國、印度、南美等地取經。這些地區的民間樂器的音色洋溢著異國風情,所以能輕易營造不同人物、性格、時間、空間、歷史背景等。其中一個例子便是《福爾摩斯傳》,處於19世紀英國的福爾摩斯當時到工人階層聚集的地方查案。那裏夾雜着不同種族,其中一個是游牧民族吉卜賽人,再加上他天馬行空的性格,用這個來自絲路、連結起來東西文化的樂器去表現這個偵探故事不但增添異國風情,更加添一份神秘感。這件聲音像中國揚琴的樂器,絲路各個國家甚至俄羅斯也有類似的樂器,只不過名字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