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大古股份有限公司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预设

曲目

布鲁赫 (1838-1920)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 26
- 序曲:中庸的快板
- 慢板
- 终曲:活力充沛的快板

 

下载乐曲剖析

 

作曲家

布鲁赫1838年1月6日生於科隆,孩提时代已显露出过人音乐天赋;他母亲是著名音乐教师兼女高音,也大力支持儿子发展音乐事业。布鲁赫第一批作品(包括一首序曲和数首室乐曲)写於11岁生辰前后;14岁时(1852年)凭著第一首交响曲和一首弦乐四重奏,赢得法兰克福莫扎特基金会奖;才20岁,他第一出歌剧就在科隆上演了;之后还陆续创作了两出歌剧、12出清唱剧和约100首合唱及声乐作品。此外他在英国也享有盛誉,获剑桥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可是他1920年10月2日与世长辞后,声望也迅速下跌;时至今日,大家几乎只记得他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


背景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布鲁赫26岁时的作品,大受欢迎之余却也令他深深不忿――因为他日后再也没有一首作品如此成功了。无论身在何方,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成就总是缠绕著他。乐曲问世约40年后,他在意大利的所见所闻绝对是个中写照――他语带怒气地给朋友写信道:「他们就在那里,每个街角都有人随时准备为我演奏我的第一协奏曲。全部都是混蛋!好像我就没有其他同样优秀的协奏曲似的。」可是乐曲问世初期,其实也不怎么受欢迎。乐曲1864年写成,但首演却待到两年后(1866年4月24日)才在德国科布伦兹福音妇女会举行。当晚演出由作曲家亲自指挥,肯尼格史罗担任独奏,可是也算不上十分成功。为了改良乐曲,布鲁赫把乐谱交给小提琴大师姚阿辛过目,姚阿辛於是建议他修改某些地方。修订版1868年1月5日在不莱梅由姚阿辛首演,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音乐会曲目,至今未变。

 

音乐

乐曲之所以成功,原因也不难看出。全曲三乐章一气呵成。第一乐章初时很柔和,短短的引子恍如赞美诗,小提琴从引子中浮现。然后主题响起,激越澎湃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以双弦音奏出,乐团在低音区辅以激昂的伴奏。从霸气十足的小提琴独奏,到将沉思、抒情气氛与炫技高明地共冶一炉,说乐章应该很多乐段都经姚阿辛修改,也并不为过。第二乐章既梦幻又感人肺腑,展现了小提琴中音区的圆润音色,旋律美不胜收;配以管乐和低音弦乐伴奏,让独奏者有足够空间表现小提琴的抒情色彩,同时又不怕被乐团里厚重的小提琴声部盖过。极短暂的停顿过后,是活泼有力的第三乐章。〈终曲〉活力充沛,首先奏出令人兴奋的渐强乐段,独奏小提琴随后加入,奏出刚健而棱角分明的吉卜赛风格旋律(姚阿辛对自己有匈牙利血统感到十分自豪);一直蹦蹦跳跳的独奏小提琴更不时鞭策乐团,令乐团变得有点狂放,倒也无伤大雅。

 

乐曲剖析由Marc Rochester 博士撰写,郑晓彤翻译

 

表演者

 

支持港乐在网上分享美乐

音乐大使基金支持港乐制作网上节目,连系社区,分享音乐的力量。港乐自疫情以来,推出了超过 80 个网上节目,累积超过 150 万观看次数。您的捐款支持网上节目的制作开支,延续美乐分享!

 

请即捐款


协奏曲

这系列的其他视频

返回